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学习感悟>>文章内容
以真求真:数学常态课朴素而真切的教学立场
发布日期:2015年04月0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刘红娟      来源:本站原创

 以真求真:数学常态课朴素而真切的教学立场

江苏省睢宁县梁集镇中心小学  杜辉  221245

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论题,源于对小学数学常态课的思考。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常态课涌现了许多扎实有效、精致灵动的数学课堂。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有些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理念”掩盖下,透露出“浮躁跟风”、“刻意创新”的痕迹,致使数学课堂陷入一种“失真”的境地。笔者认为,数学常态课应立足于教学现实,追求朴素而真切的教学立场,以学生真实的数学成长引领数学课堂的“本真”回归,实现数学常态课“真实、朴实、扎实”的价值追求。

一、以真实的情境创设,求得真实的数学思考

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常态课越来越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真实性”是创设情境的前提,真实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的数学情感得以延伸,使原有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学生在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中,能够激起“数学味”的真实思考,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情境,收到了较好的导入效果。

出示十六届广州亚运会金牌分布统计图,

师:看到这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生:中国真厉害,获得的金牌最多。

师:这幅统计图并没有写着中国最多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43%

师:你认识43%?你是怎么理解43%的?

生:100块金牌,中国获得43块。

师:可这届亚运会的金牌总数没说就是100块啊?

1:是假设100块。

2:假设100块金牌,韩国得了16块,日本得了8块,其他的国家得了33块。

师:对呀,通过几个百分数,就把各个国家获得金牌的情况简单、清楚的表示出来了,百分数好不好?(好)想不想把百分数研究的再仔细一点?(想)

……

教学实践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搭建“2010年广州亚运会金牌分布统计图”这个材料“支架”,借助这个真实情境,诱导学生进入真实而生动的数学问题之中,在不知不觉中促成了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二、以真实的师生互动,求得真实的数学体验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纵观当前数学常态课,如何正确认识教学中真正意义的师生互动,摒弃形式、追求真实,应该是数学常态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真实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和谐共生和富有个性的课堂情景,教学应成为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感受,平等交流情感和收获,促成真实的数学体验。来看《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片段,

师:如何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方法的?

生: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把它拼成平行四边形。

师:用你手中的梯形,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吗?

生:一个梯形不能。

师:那怎么办?

生:和别人的梯形拼一拼试试。

师:那你们自己找找试试,看看真的能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吗?

师: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1:我们俩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我找了几个,都不行。

师:为什么两个人有的能拼成?有的不行呢?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们俩能拼成,是因为我们俩的梯形是一样的。

师:我和你们的看法一样,只有相同的两个梯形才能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师:拼不出来的同学,能不能在周围找一找,再试着拼一拼呢?

师:你怎么现在一下子就找到了?

生:我们俩的梯形一样。

师:通过刚才拼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生:只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根据刚才拼的过程,你发现梯形的面积可以怎么知道?

……

实现师生的真实互动不是指教师传授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会了什么,对学生的数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在获得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过程中,我充分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有深度,才有真正的互动和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以及对学习过程的体验,一步一步触及数学知识的本质。   

三、以真实的教材意图,求得真实的数学发展

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面对教材,教师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这是关系到教材功能价值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只有通过每个教师对教材个性的阅读,弄清教材编写的真实意图,明白主题图、例题和练习题所要达到的目标,真正走进教材,才能使教材真正成为教学所用,进而引导学生领略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享受数学思考的快乐,获得真实的数学发展。《方程的意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对教材示意图我有了以下的体会:天平是方程的形象支撑,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利用天平平衡的情境感受等式和方程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演示:在天平左盘放一个50克的果冻,右盘放一个100克的砝码。

师:天平能平衡吗?为什么?

生:不能平衡,因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师:要想使天平平衡,可以怎么办?

生:左盘再放一个50克的果冻,或是右盘换成50克的砝码。

师:那就左盘再放一个同样的果冻吧,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吗?

生:5050=10050×2=100

师:像这样含有等号的式子,就是等式。

演示:将左盘的一个果冻换成70克的土豆。

师:天平还能平衡吗?

生:不平衡了,因为两边的质量不相等。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现在的情景吗?

生:7050>100100<7050

师:这样的式子还是等式吗?

生:是不等式。

师:将左盘的一个果冻换成x克的桔子,这时的天平会怎样呢?

生:可能左盘重一点,也可能右盘重一点,还可能左右两边一样重。

师:你能把刚才的几种情形用式子表示吗?

生:70x>10070x=10070x<100

师:这三个式子与前几个式子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这三个式子都有未知数x

演示:将左盘换成250克的果汁。

师:要想使天平两边平衡,就要倒掉一部分果汁,就x克吧,能用怎样的等式表示这时的情景?

    生:250-x=100

生:,还可以在右盘增加砝码。

师:那就增加x克的砝码,会用式子表示吗?

生:250=100x

师: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等式中有未知数?

师:我们把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事实上,在数学常态课中,很多老师读不懂教材,或是不考虑如何去钻研教材,而将重点放在如何去改编教材上,以求所谓的创新,反而弄巧成拙,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继而用教材创造性的教,这才是一线教师的正确选择。

 

学习心得:强调数学常态课的真实,与我们学校的主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 的研究不谋而合,本文以“真” 为观点,围绕真实的情境创设、真实的师生互动、真实的教材意图,颇有同感。今后在我们的课堂中,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教学的数学本味,关注教学的互动与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数学思维,促进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焕发出真实的生命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