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的教育真谛。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要追求真实。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民主平等、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课堂 , 是以学生为主体 , 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能一味的追求课堂中的完美,而忽略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而忽略了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不能满堂的表扬,而不敢做出善意的提醒和批评。现在在新课改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显得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有内涵。但是,如果教师在实行新课改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将会使课堂变得华而无实,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师生之间好像是在演戏给听课的老师看,这种课堂就无真实可言。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过“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
感悟: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真实情境的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课堂是学生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天地,要建立真实的课堂 , 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组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课堂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 , 这样的课堂不会是完美的 , 但它是真实的。在这样真实的课堂中 ,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 ,展现真实的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