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学习感悟
什么是“求真”课堂?
在上周举行的“基于儿童立场,打造求真课堂”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三位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三节课下来,让我对“求真”课堂有一点粗浅的理解。
所谓求真,老师的教学姿态必须真诚。三位老师的教态都十分自然可亲,教师的语言、姿态对学生起着最直观的影响作用。一位教态温和自然的教师,从近处讲,这位老师的课堂是成功的;从远处讲,这位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必定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一节成功的课,必定离不开教师教学语言的考察。
所谓求真,所学的知识必须是真实的。以《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例,这篇文章写萧红童年的美好回忆,在这段回忆中,萧红对祖父的深情,全都凝聚在那个菜园子里,这个菜园子,装载了萧红整个童年的欢笑与快乐。祖父带给她爱,园子带给她快乐!这篇课文的趣味性就在于萧红与祖父在园子里所做的一切活动,刨土窝也好、种菜也好、浇水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原生态最自然的场面。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感受到最原始的自然状态,这就是真实。
所谓求真,达到的效果必须是真切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师的课堂展示,学生的课堂学习,能使得整个班级取得一个真切的效果,能让学生有所收获,这才是“真”。就比如学完《我和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我相信多数学生了解到菜园生活的生机与趣味,虽然菜园子对如今的学生相距甚远,但是通过文本的学习,能让他们有所了解,这就是达到了教学效果,产生了教学影响。
当然,求真不止这几个方面,我希望通过更多自己的教学以及聆听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让自己获得更多感悟,真正打造求真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