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有感
这本书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教育案例,向我们诠释了“新课程下怎样当老师”这个话题。书中介绍了很多有关于教育教学案例,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策略等,许多教学方法都值得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借鉴,加以引用。
“教学”既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常用语,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基本活动一般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交往等三种。这三种活动又可按其性质的不同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活动,即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这一方面的师生关系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关系,即主客体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接触,人际沟通活动,即师生交往活动,这一方面的师生关系主要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关系,即人际关系。
教学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的,而教学方法的直接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学习的方法上,历来有多种多样的主张和做法,但所有的主张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所以从教学方法的维度看,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林华民老师举了很多关于各个国家教育特点,都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我们解说。如美国的诚实守信(价值3000万的梦想)德国的诚实认真(认真的德国人)日本的诚实坚强等等,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注重诚实,认为一个人的诚实比什么都重要,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不珍视诚信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这不仅要求我们自身要诚信,而且还要教育我们的孩子要讲诚信,因此我们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必须兑现,树立好自身的榜样。
生命力及其蕴含的人格魅力是人的精神长相。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前由母亲负责;人的长相在进入学校之后,由自己负责。教师的使命,是激励学生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任。学生的使命,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的目的,是去掉人身上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猥琐之气,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成为一个有活力的人,这也正是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