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简单语文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迎接优质化学校的评估,我校诚邀特级教师、深圳教研室教研员、深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教育界权威石景章老师来校开课讲学,传经送宝。
石老师课堂教学简约明晰、扎实有效,他那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达艺术,不仅紧紧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深深打动了我们听课的老师,充分展示了名师的风采。无论是低年级的阅读课、中年级的作文课,还是高年级的古文教学,他的课堂总是那么轻松、和谐,学生畅所欲言、精彩迭出,既开阔了思路,又提高了语文能力。师生间能平等交流,教室里充满了笑声,学生爱学、乐学,吸引了我们听课老师的目光,个个赞不绝口。
示范课后,石景章老师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反思,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生动的报告。石老师提出:无论年级高低,语文教学都要以语文能力为微观目标。他以“我怎样使用教材”为题,从叶圣陶老先生的名言“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引入,深入剖析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再旗帜鲜明的提出:使用教材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观点,强调课堂教学要扎实有效,力求一课一得,而不能贪大求多,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有效形成和提高。他以“抓住课文的训练点,加强语文知识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内容,用诙谐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引来了在座老师的阵阵掌声,大家都有听了石老师的课和报告,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本人对石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语文教学的敬业精神表示敬佩,同时对他提出的观点和所展现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了思考,我明白了今后的语文教学实施的方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向石老师学习,切实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我觉得他的谈话正正切中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弊——慢、差、少、费。即:“慢”就是教得慢,学得慢,掌握得慢;“差”就是师生花的力气不少,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差;“少”就是真正的训练少,真正掌握的知识少,提高的语文能力少、“费”就是花费的时间多,精力多,效率低。
他的谈话主要观点有三点(六个字):有效、有趣、简洁。
一、课堂教学要有效。首先是教学目标有效。他所讲的“教学目标”跟我们一贯提的教学目标不同。他是把一节课里学生要掌握的某个知识点当作一个具体实施的目标。这个教学目标是从教材(课文)中提炼出来。这个教学目标是具体化、目标化、现实化的,就是让人(包括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了,完成得了的。如: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他就直截了当地把“用具体事例说明”作为他的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这一节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把文章写具体、真实。他认为,在一年级就应开始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培养。归纳来说,他认为,一节语文课就要有一个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就能掌握一种语文能力。
其次是教学设计要有效。一堂课的教学就要围绕老师设计的目标开展教学。有效地、正确地处理教材,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把教材(课文)当作小学生学习知识、训练能力的载体,不要拘泥于教材。当教材完成教授知识给学生,完成了“例子”的任务时,教材对学生来说已经失去了的意义,教材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老师要把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大量的语言训练和实践。
二、语文教学方法要有趣。他提出:老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以生人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出发,抓住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找准教材(课文)中的兴趣点、兴奋点为切入口,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课堂上老师所取用的所有教学方法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
三、语文教学过程要简洁。他提出课堂教学过程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一节课的教学要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进行开展。用他的话说就是:“连接生活,明确目标;借助教材,消化目标;超越文本,落实目标。”
现在全国上下的语文老师都在找“简单语文”,从石老师的谈论中,他已经把答案告诉了我。我仿佛已经找到了大家都在苦苦寻求的“简单语文”的真谛!从他的谈话当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他提倡的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简约式的语文。我十分地认同他的观点。我认为简单语文就是真真实实、扎扎实实、朴朴实实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就是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朴朴实实、扎扎实实,不搞“空、泛、滥”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语文课堂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落实好语言文字的积累以及语言训练,在扎实的语言训练当中自然地渗透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不能脱离语言的理解与训练而凭空去感悟到文本的人文性。换一句来说,语文教学没有了工具性就谈不上什么人文性,而且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第一属性,根本属性,人文性必须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生发,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总之,石老师求真务实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目标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教学技巧,给大家指正了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些错误导向,明确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操作途径,这为青年教师如何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我们所有语文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学习感悟:求实,强调让语文课朴实,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训练要扎实。杨再隋教授说过:“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的灵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1、语言学习要扎实。
2.教学手段要朴实。
朴实,不是僵硬死板,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我们应追求那种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不能为了活而失实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