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它至少包括了三层意思:一是说儿童还没有成熟。因为未成熟,所以会发生问题,有缺点、有错误是正常的;正因为还没有成熟,所以存有巨大的潜能,教学就是要开发这种潜能,让他们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能量,又积蓄新的能量。二是说儿童还没有确定。儿童的一切都有待重新发现,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观察儿童,发现儿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其间.教师对儿童的评判需要谨慎,有时甚至需要耐心等待。三是说儿童还没有完成。“完成”是个过程。教师要学会在儿童不同的阶段,促使儿童一步步逼近目标.又在他们面前树起新的目标。
看待可能性,就一定要向可能性敞开。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因为是可能性,所以“不应用发现现成的东西的方式来使之成为问题”。而应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透过儿童的“现实性”去发现可能性。因此.儿童的可能性就是生成性、可塑性、创造性。儿童正是用“可能性”来暗示、启迪教育,来挑战、改变教育。
【学习感悟】陶行知 先生曾这样说过:“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他小小的创造力?”我想说:“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儿童立场,不能时时把握学情、适时调控教学,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只有让我们的教学从“学情”出发,我们才会营造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才会构建师生间和谐的精神家园,才会看到学生生命成长的痕迹,也才会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