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讲座感悟
正如讲座中讲到,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关于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校的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升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乃至他们在社会中所形成的许多关于学科的朴素认识,都构成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特定视界”,影响并制约着他们的学习。而我们的求真课堂,应该就是一个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生成的过程,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形成对知识内涵的丰富认识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并形成元认知意义上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体现对师生人文关怀和生命尊
重的教
育思想。所以我们眼中的求真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敢与冒险,在失误中开辟新思路的创造型个性品质课堂和创造型思维品质课堂。这对教师的挑战也越来越高,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已经对学生可能有的答案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面对活生生的一群学生,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面对多元的、不确定的和意料之外的信息与资源,教师的回应反馈是选择收还是选择放,或是收放有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捕捉,判断选择,调整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自身也面临着太多的判断与选择的需要。学生动起来了,绝不是意味着教师与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搜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做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总之,要想真正建立求真型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通过教师的倾听和捕捉、点拨和组织,使师生向着有效高质量的目标互动深化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