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成果展示>>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殷偲      来源:本站原创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横山桥中心小学 殷偲  

教学背景:
 
圆是小学数学惟一一个曲线图形,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探索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首先通过说圆、画圆、感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接着通过用圆规画、用尺量来教学圆心、半径、直径,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最后安排学生通过画、量、折等活动,深入体验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
、欣赏,走进圆的世界。
 ①
多媒体出示各种圆形建筑、自然风景图。
 
师:美吗?这些景物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②
揭示课题:圆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圆的奥秘。
 ③
学生举例巩固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圆无处不在,你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结合学生举例,多媒体出示其中的一些物体图形。
 2
、借助实物画圆
 
师:是啊,沿着这些圆形物体的周边把它们的形状画下来,就会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圆。  

 师:同学们,你们能利用你身边的物体画一个圆吗?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圆和使用的工具
 3
、师:以往同学们在画图时都用尺子,今天你为什么不用尺子画圆呢?
 
师:这说明我们今天学的圆跟以往学的图形都不一样,它是曲线图形。  

【评析: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与已学平面图形的比较,从而揭示圆的概念,这样设计不但能够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明确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而且将要学的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上,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动手操作、认识各部分名称。
 1
、画圆
 
师:尺子不能画圆,那是不是以后我们只能依靠这些圆的东西来画圆呢?
 
让学生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圆。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几幅学生作品,同学进行评价。  

 强调:有的人还是画得不够理想,甚至到现在还没有画完,你们猜猜看  

他可能是什么问题? 教师强调画圆时的注意点:手握在哪里转动,针尖一端稍微用力一点。
 2
、观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①
师:大家的圆规都一样大,为什么画出的圆却有大有小呢?  

 师:这圆规两脚尖分开的大小是圆的什么呢?
 
让学生自读课本例2,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②
认识圆的圆心。
 
师问:圆规两脚尖分开的大小叫什么?从哪画起?
 
谁来上黑板帮老师找到圆心,标上字母。
 
师:怎样找圆心?
 ③
认识圆的半径。
 
师:你能用一条线段在圆中表示出圆规两只脚间的距离吗?在圆中试一试怎样表示?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怎样表示?
 
师: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并在圆中示范画,现在你们明白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了吗?   

 ④认识圆的直径。
 
让学生上黑板来画直径
 
师:在自已的圆中画一条直径。  

三、合作探究,学习特征。
 1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并将它剪下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手中的圆形纸片,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学生自主探究。
 
出示讨论题:
 ①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的呢?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④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
、合作交流:
 ①
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有无数条。
 ②
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相等。
 ③
通过测量和推理的方法验证直径是半径的2倍,并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④
通过把圆沿不同方向对折来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评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放手让他们去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大胆猜测,再亲自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补充,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四、实践运用,反馈内化。  

我们知道了圆的名称,特征,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
、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
 ①
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②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③
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小。
 ④
画直径是6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2
、数学书P94的练一练。
 3
P95练习十七的12两题。  

五、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车轴为什么要安放在圆心?  

【评析: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刚刚形成的知识得到活学活用,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练习又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练习学生乐于参与,也有实效。】  

六、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许多新知识,请同学们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高年级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圆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这一新课程理念: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例如:让学生自主尝试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在各个探究活动中力求使学崭露出他们的个性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探究展露本色和活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的圆形的;讨论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等环节,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坚持以学生为本追求真知。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