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贵在返朴,教师重在求真
现在的语文教学,可谓是流派纷呈,各领风骚。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作为教师都应该牢记,让学生的基础扎实,能力提高是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模式,我们都要看其是否违背了根本目的。如果一味只注重外在形式的热闹,而忽视了根本,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方式,违背了教学目的。正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在语文教学上,我们也要做到“返朴求真”。
“教学返朴,教师求真”指的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贴近文本,切合学生实际能力,唯真、唯实。不用花哨的手段,让学生真心感受到语文原汁原味的魅力,激发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水平,传承文化。
那么,如何做到返朴求真呢?
首先,从教师本身的素质培养上,语文教师的思想要回归,要摈弃功利思想,树立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即“最好的教育,是给予学生能力相当的教育”。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组织教学,不人为拔高,不脱离实际,只唯实。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中学的教材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也即把中小学语文教材通读一遍,知道每一阶段的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重视,也为他们的高中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次,教师要虚心学习。学习既包括向名师学习,也包括打破学术界限,向不同方面有专长的教师请教。术业有专攻,但学问无边界,语文教师多少了解一下各方面的知识,既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可以方便教学。虚心表现在教学态度上,不虚夸、不浮躁,踏实做人,真心教学。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语文教师可能达不到表演艺术家的境界:说得像唱的一样美,但也应向他们学习如何表现出文本本身的真、善、美。
第三,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走出限制,开阔视野。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越来越依赖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和网络,它为我们带来了工作上便利,但我们无形当中丢失了很多传统中宝贵的东西,如基本功。梅兰芳在美国演出时,爱因斯坦曾对他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这是美的享受,美的陶醉,但希望梅先生保护中国国粹,警惕现代化。”艺术如此,教学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就很依赖于网络,因为上面有现成的教案、教学设计、构思,可以直接照本宣科。而忽视了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必然会导致我们教学能力的退化。我们应该引起警觉,在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基本功练习。但是,如果语文教师把自己关起来,不接受外界新事物,只知闭门造车,那更是不可取的。
所以,教师在苦练基本功同时,也要走出去,开阔视野,这反而对教师的素质提高有了更大的帮助。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基本功扎实,视野开阔,才能上出语文自身的味儿来,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善、美。
学习感悟:作为语文教师,在自身的素质培养上,要充实,要求真;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善,要质朴,要以课本为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功底。并且,能够常常自省,互相交流。这样,我们才能上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语文课,才能和学生携手走进文本深处,领略语文带给我们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