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重建的另一主题在于呼唤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学习方式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从而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教师为学习者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关心学习者、使教学过程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成就水平,才有可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构建学习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基于自己原有的知识自主建构起来的结果。自主构建学习的核心思想是:学生的知识、智慧和认识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生长和发展。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前可能存在着个体知识的差异,教师可通过预习来均衡原有的认知差异。
如4A Unit7 It’s late,学生对于数字和表示活动的词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预习菜单:
第一步:激活原有经验
1、熟练地说3B Unit4 Time中出现的数字1-12。
2、用英语说出表示活动的词组(回忆已学知识)。例如:get up, go home, go to bed, go to the zoo, go to school等等。
第二步:掌握学习方法
1、把13-19与3-9对应起来,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构词方法。同理总结出20-90的构成方法。
2、划出课文中表示活动的单词或词组,有不懂的地方圈出来。
第三步:预设学习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你的一天活动。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通过预习的三个步骤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自我梳理,打通已知世界,从而更好构建自己的理解,为听课扫清障碍。这样明显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激活了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也就能达到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样的引导方式将暗示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工作中可采用这样的思路去寻找旧有知识库。
(二)小组合作学习
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由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差异性,这是所有学校和班级都要面对的现实。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只有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时,我们才能说教学是平等的。
建立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学习联盟,多方互动,可以改变教育的单极现象,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更是一直以来老师们所推崇的。有的班级成立了学习竞赛组,小组成员在性格、学业能力等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小组成员的通常任务,或是进行集体学习,或是掌握教师先前讲述过的内容,或者作为一个小组完成教师指定的某个项目。在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有进行学习的平等机会,个人所获得的分数不是基于个人努力的分数,而是基于小组的整体成绩,从而最好可能地帮助每个孩子发展。
学习感悟:课堂的价值在于发展学生,不仅仅是发展知识,还包括发展情感、发展体验过程和发展能力。我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适应这种互动的课堂模式;只有从根本上关注儿童的发展,并让其成为教师的自觉觉醒,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建。唯有这样才能够使“发展学生”成为我们触手可及的教育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