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全体课题组老师齐聚教科研室,聆听了梁芬老师的讲座《去伪求真打造人文课堂》。梁老师观点鲜明,借助鲜活的例子谈了自己对求真课堂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教师的理念是学生展开“真学”的前提。只有教师拥有真正的“儿童情怀”,站在儿童的视角,做到“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状态、体验,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会如何进行情感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语文与所学知识的连接点,从而更加真实地感受语文课文中所讲的内容。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课文中的内容,还可以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我们强制给他们讲一些有关哲理方面的内容,他们就可能无法很好地接受,毕竟小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尚不足。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实际课堂中不用为学生灌输一些蕴涵哲理的内容,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应多给学生讲一些真实的感性化哲理内容,让学生通过这些感性化的哲理内容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冰心曾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儿童是天真烂漫、充满活力和梦想的,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怀,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理应得到尊重。静下心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要遵循求真的原则,让儿童都有机会亮出自我,展开“真学”,赢得真正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