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主题讲座>>文章内容
12月听讲座感悟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殷偲      来源:本站原创

    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始终贯彻“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的教育理。“数生十过,不如奖生一长”,冷淡、责怪、不适当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花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评价要看对象,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他们心灵的甘露。教师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和亲切的引导,能化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保护他们的心灵。在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宽容同学的错误。而宽容产生的爱,能让学困生消除了内心的自卑和局促,愉悦地接受同学的帮助,在课堂中品尝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  

将数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其现实意义也就在于进一步认识并加强数学的教育功能,从而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当我们试图从人文的视角观察与思考数学课堂时,我们不仅能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能看到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观念。我们应该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进行多种丰富的人文实践,这是新课程课堂感动人心的亮点之一,也是我们应该构建的理想的教育大厦。让我们把人文如春风化雨般融入人本的课堂,让数学课堂闪耀人文的光辉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