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不断摸索和完善探究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去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广泛地采集提取信息,独立地去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还要倾听他人的想法,这一切却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作保证。
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高中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仅一字之差而又联系的概念,这些概念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并且很容易混淆。我们可引导学生边比较边质疑。例如,学生在学习棱柱时,常分不清“平行六面体”、“直四棱柱”、“正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等几何体,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课件。学生边操作观看课件,对上述几种棱柱进行比较,并由此提出质疑:“直四棱柱是正四棱柱吗?”、“直平行六面体是正四棱柱吗?”、“上述几种棱柱之间有何联系?”。学生更深刻理解了这几类几何体间的关系。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将原本抽象化的内容形象化,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