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芬老师讲座听后感悟
12月4日,全体课题组老师一起在教科研室,认真聆听了梁芬老师的讲座《去伪求真打造人文课堂》。从梁老师熟练的讲解中,可以看出她背后所花的功夫之深。她一边讲述,一边用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来充实自己的内容,深入浅出,让前来聆听的老师啧啧赞叹。
梁老师强调,教师教学的关注点应该放在一下几个点上:1、调整视角用“真情”2、品味语言需“真读”3、主动探究出“真思”4、表达运用讲“真言”。四个理论都围绕“真”展开,与我们的求真课题的内容也是息息相关的。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环节: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我请一位学生读课题,孩子响亮地读成“我的祖父的园子”。我没有斥责他,而是顺势引导:“可以把‘和’改成‘的’吗?”孩子们一愣,有的说:“是呀,园子本来就是祖父的,不是我的。”有的摇头:“不行!园子里有作者美好的童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辩起来,最后我笑着说:“感谢这位同学刚才读错了课题,我们才有了这么精彩的辩论。”
课堂上读错字、读错词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梁老师能够做到努力引导,并与文章内容相结合、相呼应,这是她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现,更是她良好文学素养的彰显。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在阅读课堂中要想真正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小学生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得到发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克服空洞、 低效的弊端, 让每一位小学生感受到真正的人文关怀,使无穷无尽的知识从学生记忆的负担变成滋养他们幼小心灵、脆弱生命和美好人性的“维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