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成果展示>>精彩课例>>文章内容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宝华      来源:本站原创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文字的朗读,体会钱学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近“钱学森”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通过他的语言去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二、亲近文本,感悟“钱学森”
抓重点句,自由朗读全文,找一找钱学森说的几句话,用直线划下来,并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圈画画。)
(一)全班交流。
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二)第一段话
1、交流句一,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指名读,交流。
2)补充资料:钱学森做任何事都是为报效祖国作准备,正如他在1935年离开祖国时,他就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正因为钱学森心系祖国,所以他这样说——齐读句一
3)那么钱学森说这段话时他在美国的生活、工作、事业分别是怎么样的?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的第2自然段,把关键词语划下来。
交流:
抓住“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说明生活、工作条件一流。
抓住“最得意”“最得力”说明钱学森出类拔萃异常勤奋,深受冯.卡门的器重,在冯.卡门身边将前途无量。
师述:冯.卡门教授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多少人对他顶礼膜拜,想拜他为师,都被他拒之门外。而钱学森却成为……。从“最得意、最得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4)引读: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抛弃优厚的待遇,抛弃富裕的生活,抛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抛弃他已经取得的成就。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齐读。
2、言为心声。透过钱学森的语言,你能否猜测到时钱学森心里在想些什么?请选用以下一组关联词,说说当时钱学森心里的想法。(出示关联词语)
3、现在我们再来体会钱学森的这番话,你认为他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呢?(坚定)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齐读)
小结:在这么优越的条件面前,钱学森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这就是——富贵不能淫(板书)淫,迷惑的意思。
(三)第二段话
1、钱学森一心想回国,可当时的中国怎样?(落后)
从文中哪儿知道这点的?(留学生的话)——留学生说的是事实。
老师搜集了一个资料:(出示资料) 
评:这就是我们可敬的科学家,这就是当时的工作条件。
师: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啊,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少?
评:这,就是他们在祖国的待遇啊!
所以,留学生们是怎么劝说钱学森的?
钱学森怎么回答他们的呢?
2、出示、交流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自由读读这句话,再圈圈画画,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爱国之情?
“日夜盼望”:钱学森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自己的祖国。
“终于”:钱学森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很久了,他等待回国施展抱负已经很久了。
“应当”: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应当”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中华儿女的真情流露。正因为我们日夜盼望着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因为祖国现在很穷,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2)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谁来读好这份沉甸甸的情感。指名读、齐读。
小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然而钱学森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祖国贫贱而动摇,这就是——贫贱不能移(板书)
(四)回国艰辛
过渡:然而,这回去的道路却充满坎坷,钱学森的回国之路遇到了百般刁难。
1、出示句三: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从美国将领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
补充:老师查了一下资料,在二战时期,美国一个师的人数在15000到20000人之间,那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
2、就是这样一个人,海军将领能放他吗?美国能放他吗?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绝)那么,美国会怎样把他留下来呢?
3、介绍当时背景。
4、此时的他,面对敌人的迫害,他对自己说:                      
小结: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就叫——威武不能屈(板书)
(五)回归祖国,明表达方式
师述:五年的等待没有白费,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出示)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交流:
“魂牵梦绕”:理解意思,说明钱学森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
“火箭的舱壁”:钱学森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祖国的怀抱。
3、齐读这句话。
4、如果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这一小节应放在哪里?
5、那现在为什么放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倒叙的手法,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引起阅读的兴趣)
三、拓展延伸,感悟钱学森崇高品格
1、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齐读最后一小节)
2、他回国后作出了怎样“卓越的贡献”呢?请看录像。(播放视频)
3、看了这段录像,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
4、钱学森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人物,我们应当景仰他。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人格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与怀念,饱含深情地读一读钱老生前说过的话。(配乐朗读钱学森的四句话)
四、练习反馈,积累运用
1、前几天,我们认识了热爱生活,喜欢孩子的巴金爷爷,从作家卡片中了解了很多有关巴金的信息,今天认识了爱国科学家钱学森,就让我们来写一写科学家卡片。
2、说说作家卡片上写了什么?(简介、成绩、评价)完成小练上的习题:科学家卡片。反馈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