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0~71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一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使学生在按顺序计算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奠定基础。
学生回顾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
二、激活认识,引入课题。
1.激活认识:口答 20-10+16 10×3÷5 12×3+4 30-36÷6
⑴口答计算顺序和结果。
⑵谈话: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题,如果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从左往右一次计算,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入新课:这是我们以前已经学过的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今天这节课,就要以这个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板书:不含括号的 混合运算)
三、学习新课
(一)自主探索,学习例1 。
1.谈话: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大家推派了一位同学到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3.你认为想要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呢?(3副中国象棋的钱数和4副围棋的钱数)
4.明确探索目的:
A、根据刚才的分析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步列式,可以列综合算式,然后再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组中通过交流,统一列出综合算式。
B、根据你的思路,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请你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试着算一算,比较不同的算法,你有什么想法?
5.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探索目的。
6.全班充分交流:
A、请分步列式的同学来交流一下。(根据回答板书分步列式,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B、列综合算式的同学也来交流一下?(根据回答板书综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C.综合算式是怎样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要求一共要付的价钱,都要先求出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的价钱。)
D、比较不同的计算过程,你想说些什么?
7.指出:这两名同学在计算时的运算顺序都是正确的,不过同时计算两个乘积能使计算过程简略一些。
8.延伸练习:240÷6-2×17那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呢?
9.小结:像这样的混合运算,两边的乘除法可以先同时计算。
(二)合作学习,理解算理。
1.明确目标,小组合作:请你仔细观察,这个算式中有哪些运算?根据你们的经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尝试着做一做。
2.给足时间,开展活动:
3.思维碰撞,分享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4.小结:按照运算顺序,这题要先算乘、除法,因为乘、除法连在一起,从左往右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计算时要注意,要按顺序一步一步算,暂时不算的每一步都要按原来的位置照抄下来,比如“150+”和“×5”要照抄在原来的位置上。
5.请计算不正确的同学调整一下。
6.练一练:51-36÷3+25
(三)总结归纳,形成算法。
1.我们一起来看,今天所学的混合算式与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板书:三步)
2.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说一说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应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同桌互相说说。
3.指名汇报
4.交流小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和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乘除法或加减法连在一起的部分,要从左往右算。
三、练习巩固,内化知识。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改正、交流
强调:混合运算一定要按运算顺序计算,计算的时候还得细致、认真,才能得出正确地结果。
3. 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分组按题组计算
交流校对计算结果
比较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25分别乘30和20后相加的和,等于30加20的和乘25的积;840与400分别除以40的商相减的差,等于840减400的差除以40。像这样的情况,必须是除数相同的情况下才相等。
4.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过渡:接下来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提问: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人均居住面积是什么意思?
分析:要求谁家的人均居住面积大,应该先求出什么?要求大多少,应该怎样求?
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指名板书
交流:说说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4. 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 分析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炼。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当堂检测,查看效果。
完成练习十一第1、4题,检查学生的正确率,当堂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