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我有幸听到了刘老师执教的听《圆圆的沙粒》,其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刘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后排有一个女生连续两次站起来,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指出了其他同学朗读的错误。刘老师第一次对她的评价是“你听得真认真”,第二次对她的评价是“你听得真准确,而且特别真诚地向别人指出了错误。”说实话我挺惊讶也挺佩服的,这是一节公开课,一般公开课时不能拖延上课时间的,这个孩子第一次并没有回答问题,其实是有点拖时间了,可是刘老师赞赏了她并且还给她第二次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再次表扬她。
案例分析:
由刘老师的这次评价,我想到了两点。第一,我想到有人说过一句话“我反对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权,暂且不去争论对错,刘老师捍卫的是一个孩子说话的权利。想一想,如果遇到一个粗暴点,急躁点的老师,也许他会说“我知道了,现在我问的是这个问题,你不要老去听别人的错误,让你来听课,不是让你来挑刺的”,如果老师这么做了,也许他是无意的,他只是为了保证课堂按时结束,可是他真的会伤害一个孩子发言的积极性。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他的思维很奇特,他对一节课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但有时候和你的想法,大众的思路是不一样的,但是往往也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一路花香》这篇课文,我们理解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缺点,不能太骄傲也不用自卑,着眼于水罐而有个孩子他却老喜欢去讨论挑水工,其实他的想法并不错。我们有的时候真不能一棍子打死。我们要给他机会去说,也许他不是最好的花朵,但也在释放自己的芳香。有的老师可能会把这种孩子定性为“会来事”“不搭边”。每次公开课都避免喊他起来,防止他影响上课流程。这样做不仅仅是让他弄不明白知识,更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不利得影响,他会觉得自己不讨老师欢心,会很自卑。所以我很佩服也很赞同刘老师的做法,让孩子说吧,无论对错,不要害怕浪费时间,你的一分钟影响的是她的一辈子。多鼓励孩子去发言。
第二点,我想到的是,语文课真的不仅仅是教知识的课堂,也是在教怎么做人。别看刘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听得真准确,而且真诚地向别人指出了错误。”这简单的一句评价包含的时做人的道理。首先是要勇于认错,善于发现错误,善于改正。其次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真诚地去提出来。“忠言逆耳利于行”,刘老师的评价“真诚地向别人指出了错误传递着正能量”。反观我们,有的时候明明自己做错了,却怕丢面子不肯承认。明明别人做错了,却不敢提出,怕影响关系。
其实,老师的评价是很重要的,也许你无意间对孩子的赞赏就成就了一位奇才。也许你无意的一次轻慢就毁了孩子的自尊。看看刘老师,巩老师,许许多多老师们的课,真的他们为什么那么优秀,就是在他们那么简单小小的评价中你看到了他们对人,对生命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