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希贵:听课、观课与走课》有感
——谈谈我对被听课的想法
横山桥中心小学 石浏
看了李希贵校长的《听课、观课与走课》,文中李校长对老师有很多的关怀,能够理解老师在众目睽睽下的紧张,让我很感动。
我是一个胆小的人,每当听到要被听课,我总会表现出各种的不自然,身体上的,想上厕所,语言上的,罗里吧嗦,行动上的,不停地推眼镜……这些,只为自己找到一个支撑点,缓解内心的紧张。虽然大家都说领导不是洪水猛兽,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在压力下,我会变得弱智。
虽然几年下来,被停课的这种焦虑心理,随着习惯和时间,也有所改善,能够理解听课这种形式,课既然上了,就是要有人听的,就是一节课的传达思想,如何随着个人的特质自然表现出来,让被听者舒服接受,甚至是极感兴趣。举个例子:同样拿到一张白纸,有人能通过自己的智慧,设计出精彩的世界;也有人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勾画出美丽的图案;还有人用自己踏实的态度,描出一幅规规矩矩的画面……不管是哪一种,都是成功的。我肯定不是前两种人,我智慧不够,手也不巧,那我只能修炼我的心态,做一个踏实的人。
虽然李校长给了我们老师很多包容,但作为老师,一线教师,肯定要接受被听课的事实,那既不想丢人,又不想自己有压力,那就要修炼,懂得习惯,明白习以为常。经过七年的教学实间,从一开始的不露脸,从头到尾拿着语文书挡着脸,到后来的一直定在讲台,不敢轻易走动,再到后来拿着教案,不看底下孩子,到如今敢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大胆交谈,甚至也敢跟听课老师一两个眼神交流,这我想是一种成长,一种被听,不能摆脱,懂得欣然接受的成长。
我之所以怕被听课,年轻时,说是胆小,后来是想证明些什么。其实都不必要,认真备好课,讲出自己的理解,用自己最自然的说话方式,和孩子进行智慧的沟通。为了上课,展现自己,那就是作秀了,或许上课的时候,讲台上的人是神采奕奕,滔滔不绝,底下的孩子却是看着老师在表演,而不是思维的碰撞,做学问,就是通过沟通交流后,有思维的升华,获得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老师说的,老师说的未必对,老师也是一个人,个体的人是会犯错的,所以培养学生学会在交流中获得知识的认可。
用平常心上好自己对课的理解,相信专家也会对上课者保持理解,这是智慧的火花,不用刻意修改些什么,甚至要为难自己去驾驭自己不能完成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