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课堂与高效课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求真是高效的思想内核,高效是求真的外在表现。本文从六个方面讲述高效课堂的构建基础,对探索求真课堂的内涵很有借鉴意义。
求真课堂的根本诉求是“用真爱,求真知,育真人”。首先要求教师有崇高的教育追求,将学生当成与自己平等、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记忆知识的机器,或者是被管理者。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都是具有鲜活个性的独立存在了,因此要了解学生差异,在身体和精神上关注每个孩子的变化和成长,给予他们爱的温暖和希望,培植其真诚、健全的人格。
其次,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由灌输到探究的转变,不再强硬地控制课堂、控制学生的思维。文中提到的“导学案”,就是近年来比较热议的一种“学生自主”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学生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空间,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学生机械记忆的“伪知识”,而是逐渐转化成学生自主获取或急切想知道的“真知”,即处于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中“愤”的阶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