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在大家的印象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比如说数学相比,更多的是机械性的领读、跟读等,似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是那么突出;不少教师课堂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呈现、操练方式简单直白,解决问题浅尝辄止,问题的答案设置单一,情景创设不够真实等等。整体上倾向于重语言能力培养轻思维能力培养的趋势。我觉得在英语课堂中同样需要也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深层次兴趣,促进学生智慧健康长足地发展,打造有血有肉的灵秀课堂。
一、设疑置问,培养学生思维习惯。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思维,而不是把一切都填鸭式地喂给学生,否则久而久之学生的脑子就容易变“懒”,变得不愿意动脑筋思考问题了。
二、多种途径创设话语空间,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知识爆炸”时代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相关联的词语,给出开放性的话题;也可以挖掘问题,丰富文本内容;还可以描述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文本主题。那些富有想象、发散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按照各自的理解各抒己见,拓展文本,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既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在设置发散点时老师需注意的是要使其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发展水平,再者,所选择的发散点还要新鲜有趣、符合儿童的兴趣、能吸引学生进行联想和思考。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发扬民主作风,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畅所欲言,营造一种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气氛。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都要积极探索,深入挖掘,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灵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