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学习感悟>>文章内容
3月学习感悟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1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邵琰      来源:本站原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会设计各种语言学习活动,这些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指促使学生理解和使用目标语的交际活动或教学任务。其中,教学任务兼顾语言和非语言目标,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交际活动则更侧重对特定语言形式的学习和巩固。二者都注重意义的表达,旨在促进学生理解语言在语境中的使用,帮助学生从复制性地运用语言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地产出语言。 
小学英语交际的情景主要指交际活动发生的时空环境(如时间、地点)、目的、参与者等(Celce-Murcia & Olshtain2001),是语言运用的具体情景,一般由教师通过自身话语(包括非言语行为)、教具、多媒体材料等创设。受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不少外语教学研究者都将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与真实生活中的交际情景相比较,以分析情景的真实性。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应与真实生活直接相关,课堂中完成的任务也应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如填写表格、预订机票、购物等(Long1985Long & Crookes1992)。但也有研究者指出,课堂中的活动或多或少带有教育性特征,与真实生活存在差别。Kumaravadivelu1993)认为,即使是在交际性课堂中,教学活动也可能不具备真实世界的交际性,一味要求教学活动完全模拟现实生活是不现实的。不少学者指出,情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只要是指向真实生活也同样具有真实性。Nunan1989)指出,某些活动情景可能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异,如角色扮演、采访等;但如果完成这些活动能够激活真实生活中可能用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那么这些活动也具有真实性。鲁子问(2003)指出,任务应源自真实生活,但真实也有相对性;某些任务并不是完全的真实生活,但它们至少应该指向真实生活。尽管大多数课堂活动都能在情景中开展,但许多情景并不符合真实生活的特点或规律,不具有真实性。请看下面的例子:
T: Baobao gives his dad a Father's Day gift. I have two gifts for my dad too. 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学生不置可否)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look at? (展示两个装有礼物的盒子)If you want to open it, what can you say? 
S1: Can I open the gift? 
T: Yes, please do.(示意一名学生打开其中一个盒子。) 
S1:(打开装有领带的盒子。) 
T: Oh, it's a tie.(示意另一名学生请求打开另一个盒子。) 
S2: Can I open the gift? 
T: Yes, please do. 
S2:(打开装有钱包的盒子。) 
T: Oh, it's a wallet.
这是某教师在讲授北京版《英语》第4册第6单元Father's Day20课时的一个师生交际活动,目的是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学生理解目标句型:Can I open the gift?/Yes, please do. 教师的设计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个情景却显得很牵强,很不真实。教师送给自己父亲的礼物为什么要让学生打开看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不会这么做。学生似乎是被教师强拉到交际中去的。在这个情景中,学生如果真的好奇教师要送给父亲的礼物是什么,最自然的请求应该是:Can I have a look at it/your gift? 而句子“Can I open the gift?”用在这个情景中不是很恰当,不利于学生理解它的正确用法。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创设一个更为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并使用该句型。
 
学习感悟: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的。尽管情景的真实性是相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就不需要真实的情景。小学生受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在学习英语时对情景的依赖更强。因此,教师应尽量创设符合或指向真实生活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特定情景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