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文献研究>>学习感悟>>文章内容
5月学习感悟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2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任艳芳      来源:本站原创

 

读《李希贵:听课、观课、走课》有感
摘要:“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和美国教育同行曾经探讨过的“走课”。在他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走课”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方式。
每天到不同的班级里、不同的课堂上,有目的或无目的地转一转、看一看,呆在每一间教室里的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遇上需要特别在意的事情也可能盯上整整一个课时,一切根据现时的需要而定。
这样的“走课”,更多地是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去判断教学,当然也有评价老师教学的成分,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教学管理方式起码不会去暗示授课者加入更多的表演成分。
其实,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应该是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
如果我们能够把许多的听课时间用于参与到老师们关于课堂设计的讨论中,也许发生在课堂里的教学会有着老师们更多的智慧。 ”
反思:李希贵老师的对“走课”的理解,让我想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平常”听课”,一般关注的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板书等表现,关注老师教得怎么样;而“走课”关注点落实在学生的身上,关注地是学生有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学习。现在的学生观转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观转变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可是我们的评价方式有没有转变呢?能不能转变呢?正如书中所写“尽管时移事易,但检查备课、抽查作业、坐在教室里听课依然是我们一般校长管理教学的“老三样”。 ”评价方式的一成不变,也成了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阻力,也是教师无法聚焦学生的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