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取了张亚峰老师的微讲座《返璞归真——扩张想象维度》,感觉张老师是一个善于保卫童心,守护本真的好老师。她结合自己的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当下教育对儿童想象力的忽视扼杀与,呼吁一线的教师们,从自身做起,呵护学生的想象力;她主张在课堂中真实教学,真实感悟学生的内心世界,捍卫儿童的童真童趣;她从字词教学的入手,善于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能力;其次还在课堂练笔中依据课文内容扩充想象,补白移情,鼓励学生编写故事,将想象与创作结合。这些来自一线的真是案例与思考,无不给我们在座的老师以启发和思考。
想象力是一切发明、创作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起源。没有了想象力,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鱼儿失去了水源,小草失去了土壤。可是放眼望去,大中国的应试教育残忍地将孩子的想象力扼杀在了小学阶段——一个本该是充满想象、充满诗性的童年,孩子们为追求分数强求标准答案,压抑了创造与求异,想象力也越来越弱化,“烤鸭模式”下的孩子,想象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语文老师,应该担负起呵护和启迪孩子想象力的使命,所以,我们的课堂上拒绝整齐划一,拒绝包办代替,应该利用我们的课堂,创造给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恣意表达习作的机会,珍视孩子的独特体验,聆听孩子不一样的声音。只有这样,孩子的思维才会开阔灵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