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返璞归真,扩张学生想象力的维度》体会(2016.5)
张老师的讲座,虽然是针对语文教学来说的,但对于我们数学教师来说,同样也受到了启发。
在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初级的开发、培养和训练,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考虑的更多的是学生的感知、认知、记忆、思维等因素的作用,对诸如情感、意志、想像力等非理性因素却考虑甚少。其实想象力与小学数学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在小学数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主要内容无外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接触了一些基本的数学常用符号以及用法,接触到了一些数的基本分类。如:质数、约数、公倍数、公约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整数、自然数、奇数、偶数等,亦接触了一些基本初等应用数学的范畴。如:解路程、时间、速度的应用题,做工问题等等。同时也接触了一些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表面上看来这些好象与想象力没有多大关系,实则不然,我们知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作为教学的对像,他们是教学的受动者,但同时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人,对于人的一切客观存在的心理因素,他们也理所当然的存在,并且这种存在往往会对教师的施教行为产生具体的反馈和折射,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去把握这些反馈过来的心理因素,那么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学工作。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积累,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求得想象力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进而充分运用好想像力这一重要因素来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想象力成为未来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低估和忽视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