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学习感悟4(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3(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2(唐静怡) 05-22
学习感悟1(唐静怡) 05-22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5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年学生获… 11-24
横山桥中心小学2014—2016年… 11-24
有关求真课题成员获奖发表情… 11-22
《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 06-22
2016.6学习感悟 06-21
2016.6学习感悟 06-21
六月学习感悟 06-2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成果展示>>教学案例>>文章内容
《 螳螂捕蝉 》 的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宝华      来源:本站原创

 

《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
 《 螳螂捕蝉 》 的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
课时
2
执教者
是宝华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2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题思想设计说明:
一、默写词语,复述故事。
1、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首先请大家把刚刚发下去的那张测验纸拿出来,老师想请你们听写四组词语,另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悠闲 自由自在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瞄准
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语:
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2、交换批改,订正。
3、看这五组词语,听老师讲螳螂捕蝉的故事。
(师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用上这五组词语,并联系插图)
4、事精彩吗?你们想不想讲?自己试着在下面也练练,用上这五组词语借助这幅插图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5、名复述故事并评价。
二、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过渡:课文又是怎样来描写这个故事的呢?
2、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你是怎样理解的?
3、指名答。(要求不仅要说出字面的意思,还要联系课文内容来说。)
4、你能用恍然大悟造个句子吗?
5、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引出: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一个好主意要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得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三、练读对话,表演课文。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少年与吴王的对话,好好感受一下这位少年的智慧。
2、指名分角色读少年、吴王、叙述部分的话。
3、评价,再指名读。
4、这一部分光读好还是不够的,能不能不它表演出来?
怎么来演呢?没有那个环境呀?我们这是教室,不是王宫花园,怎么能让人感受到王宫花园的环境与气氛呢?
 5、我们有笔,课文中没有具体写当时的环境,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用文字描绘出清晨的王宫花园的环境。现在我要就要向大家征集这样一段台词,最短的时间内写得最好的将被录用,开始。
巡视,个别辅导。
6、部分佳作,投影出示。
7、演员登台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螳螂捕蝉这则故事后你有哪些新的认识?
2、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相关的名人名言:
人在幸福之中,不可忘记跟在后面的灾害或痛苦。
 
 
 
 
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挖掘文本资源,补白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少年的言语智慧,学习他巧妙的说理方式。同样是劝,为何效果迥异呢?俗话讲,文死谏,武死战,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文中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有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慧。
 
 
 
 
在利益面前我们往往会利字当头,失去理智,利令智昏或利欲熏心,不顾自身安危。我们也可以此来解释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环保问题、道德问题等。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把书读薄的基础上,把书读厚,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10 螳螂捕蝉
蝉——螳螂——黄雀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少年
教后反思:
阅读教学应从“悦读”开始,激活学生的阅读需求,通过教者文本解读,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读书思路。读有所疑,疑有所解,“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相似阅读”既活化文本内容,创设相似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既理解了文本内容,又内化了文本内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