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工作总结
(2015年—2016年第二学期)
学校区级主课题《基于儿童立场构建求真课堂的研究》自立项以来,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一学期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作了较为广泛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并讨论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评价表
根据研究计划要分学科制定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评价表,课题组核心成员张丽华、刘红娟、钱晓莉分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根据上学期构建的“求真”课堂教学实施意见,先制定了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评价表。课题组为了进一步完善,又组织成员分组研讨,将修改意见汇总。最后,三位负责人又根据建议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评价表,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就是根据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评价表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构建求真课堂
4月份,课题组分学科开展了教学观摩研究活动。由是云华、张黄婷、钱晓莉三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数学《正比例的意义》、语文《秦兵马俑》、英语《Unit6 What time is it》,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并发表了评价意见。观摩,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研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有前行的引领,有思辨的碰撞,有行动的跟进,就会有效果的改进。
6月份,课题组还组织了“求真”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分学科进行评比,既有具体的教学流程,又有每个环节的设想说明,还有教学反思。通过评为组的认真评选,评选出一、二等奖若干。
三、开展讲座活动,组织同伴引领
2016年5月19日,根据期初课题组计划,求真课题组成员齐聚学校会议室,开展主题讲座活动,此次主讲老师为张亚峰老师,主讲题目为《返璞归真——扩张想象维度》她从课堂入手,就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谈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张老师首先分析了当下教育对儿童想象力的忽视,呼吁一线的教师们,从自身做起,呵护学生的想象力。课堂中真实教学,真实感悟学生的语言,从字词教学的基础开始,拓宽学生想象空间,以此带动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其次可以在课堂练笔中依据课文内容扩充想象,鼓励学生编写故事,将想象与创作结合。听了张老师的讲座,课题组成员们纷纷就平时的教学案例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对儿童想象做出正确的引导。
平时,成员也注重实践与反思,写出了高质量的课题论文和教学设计。特别是在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评选中,我课题组有6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获一、二、三等奖,特别是李菁老师,她的《半截蜡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另有是宝华、李菁老师的课题论文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和《时代教育》等省级刊物。下阶段要进入总结阶段,要进一步整理收集课题成果。
2016-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