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光学校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阳光学校始建于2007年,吸纳了来常在横山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全部为流动儿童,籍贯遍布全国各地,拥有多个民族种类。
阅读面狭窄,阅读方法单一,甚至被动阅读的情况在阳光这所外来子弟学校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
阅读面狭窄和家庭关系密切,家长的不重视,家庭阅读氛围的缺失,使得学生对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涉足较少;其次是阅读资源的匮乏,家庭负担较重,所能购买的书籍有限,学校图书馆初期筹建中,也尚未对学生开放,学生接触书籍的机会少,阅读量难以达标,能力也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阅读方法单一是课堂教学中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够,阳光学校,教师流动性较大,对于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说,不能得到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能力的培养也就几乎无从谈起。
(二)、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外在拓展,它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读书,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又一新课题。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而阅读教学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提高自身思维能力,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有的职责。
(三)、提高整体素养的需要
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民族进步,都与阅读素养有着紧密联系。它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基本要素,是孩子实现社会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奠基石。只有掌握了阅读的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才能更自信地融入社会,满足生活、工作甚至生存的需要;只有学会了如何阅读,才能提高鉴赏能力,接受全方位的信息,满足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