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普、樟、娇、梧、桐、染、匙、呵、性、抖、浇、施”12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咀嚼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这棵梧桐树的难舍和喜爱之情,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
3.初步了解第2-6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舍不得梧桐树的原因,体会其热爱梧桐树的深情。
2.了解第2-6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要搬家了,你最不舍得的是什么?
找生回答
师:(先总结学生答案)而我们作者最不舍得的,却是门前的这棵树。
生齐读第一小节。
(黑板画出树的形状)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
生齐读课题,相机板书课题
师:读了课题并联系第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
找生回答
投影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难理解的词语做好记号。
2.思考:这是一棵怎样的书?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找生回答: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投影相机出示:
这是一棵普通的树。
这是一棵鸟树。
这是一棵花树。
这是一棵果树。
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2.问:你们是怎么找到的?结合《美丽的南沙群岛》,理解总分结构和总起句。
3.学习2-6小节
你最喜欢这棵树的哪个特点,把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1)第2小节
为了说明它是普通的树,和哪些树作对比?相机理解“普通”、“娇艳”
齐读
用“没有……没有……也没有”造句
(2)第3小节
找生读
给学生听鸟叫,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用词表示,感受鸟树是听出来的
男生读
(3)第4小节
找生读第4小节,相机学习“染”
除了“染”,哪个字还可以看出花香很浓?(灌满),感受花树是闻出来的
女生读
(4)第5小节
找生读第5小节
相机学习“匙”
文中的小汤匙指的是什么?
味道尝起来?(香甜香甜,乐乐呵呵,积累ABAB、AABB的词语)感受果树是尝出来的
齐读
(5)第6小节
理解“灵性”,找生读该小节
想象:夏天,我们还会在树下干什么?
男女配合读该小节,感受有灵性的树是看出来的
练笔:春天和冬天又会怎么样?图片引导
(6)师总结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4.学习7-8小节
(1)第7小节
作者仅仅把它当做一棵树吗?找生读第7小节“我常常觉得……梧桐树”
为什么把梧桐树当成自己的家人,它好在哪里?找生读“这些年来……分不开了”
总结:原来梧桐树给我们的又多又好!它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板书:又多又好)
(2)第8小节
难怪作者会在开头说——齐读第一小节
虽然带不走,但作者肯定忘不了它,所以作者说——齐读第8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