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过程资料>>沙龙研讨>>文章内容
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发布日期:2014年11月1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鲍莉      来源:本站原创

   “帮助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数学经验,更高的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通过本阶段学习,把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总结一下:    

   一、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结合课题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比如在《有趣的七巧板》的一课中由七巧板引出本课,那么在本阶段的学生对拼搭七巧板的游戏已经比较熟悉,紧接着多媒体展示的图片更给同学们一个较大的视觉冲击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兴趣,为下面课程的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情境引入的同时不仅紧跟课题,更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思维,让课程在有趣中开始。   

    二、引导学生在探讨中找寻答案,加深认知   

    数学不仅要注重答案,更应注意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答案,学生只知道是这样的结果,而不知道是怎样得的,缺失了过程的探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降低,主动性就没有了。正如数学的学习不是获得答案,而是“了解答案为何是它”的过程。那么这就需要去结合教学来引导学生探讨过程的由来,让学生主动探讨,自己找到答案。比如在认识多边形时,借助古代窗格图从中寻找不熟悉的图形,再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总结等探寻活动寻找到答案,不仅把过程细化,而且让学生们知道数学的过程不是单一的,那么学生在探讨中不仅找到了答案,更知道了方法。  

    在思维活动中侧重于积累和提升策略性、方法性经验。  

    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等等。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必 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例如,在研究“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要求学生根据小冬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由此启发学生观察等式,联系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进行合情推理,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尽管学生对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密度”不太了解,但是由于有着对之前学习的商不变规律、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经验,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一个数学直觉,那就是在“比”中也存在类似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个结论便是依据类比的经验得出的。而随即展开的验证活动中,学生也能从过去相关的经验中找到方法上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这段内容的处理上可以大胆放手。学生类似的经验越丰富,新知就越容易主动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发现其本质的异同,继而将学生发现的一个个知识“点”连接成一串知识“链”,进而构成牢固的知识“网”。  

    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认知能力、探究活动及应用意识缺一不可。只有活动经验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