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和积累》专题数学沙龙活动
为了进一步丰富课题组成员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论知识,5月21日下午,课题组全体成员齐聚真知楼三楼会议室,以《对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和积累》为话题进行了一次热烈的沙龙活动。
此次沙龙研讨活动由李婷旭老师主持。
活动开始课题组长姚丹静老师畅谈了自己的看法:活动经验要在不断做的过程中积累。不能指望有一两次这样的活动学生就有数学活动经验,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如果学生在学习不同内容的时候,都有机会做这样的活动,就会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经验。这样的活动可以是在课内,也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解决。在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里都有机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活动。“综合与实践”领域更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很好的载体
随后与会者发言踊跃,气氛热烈。课题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研讨主题进行了阐述。
周琴亚老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形成的基本活动经验有操作、观察、实验、猜测、度量、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经验。
张丽老师觉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征有四个:个体性、实践性、多样性、发展性。根据从事数学活动的不同模式,数学基本活动的主要类型有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周蓉老师则认为认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可以直接拿来促进或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第二类:可以通过类比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生活经验。第三类,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经验。
蒋文老师说:学生在不同年龄不同学习阶段所具备的,借助不同媒体、手段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都应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存在于任一课型、任一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与其他“三基”有密切的联系。
其他课题组成员均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整个研讨活动过程,组员们积极参与,时而激烈、时而会心、时而平静、时而碰撞、时而辩论、时而倾听……从经验到困惑,大家畅所欲言,明辨争执,畅快淋漓。最后李婷旭组长肯定了今天的数学沙龙活动,并要求所有的组员应该将今天研讨的成果进一步理解、消化,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实践。
数学课题组
201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