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过程资料>>课例研究>>文章内容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0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李婷旭      来源:本站原创

 

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学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3、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美丽的大森林有一片宽阔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一大群小动物在玩耍,特别热闹。
今天,森林王国的大象爷爷邀请小动物们去参加 “夺红旗比赛”。
师:你们想去吗?
师:想进入数学游园会必须过下面这两关:
1、第一关:对口令
2、第二关:口算
 19+3+7=      31-7+3=    12-7-4=     3×9+5=      9×5-6=
问: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什么算式?
我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乘加、乘减,他们都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
恭喜大家,顺利的进入了数学游园会。看,前面有一只松鼠,他遇到了难题,你们能帮帮她吗?一起来看看她都遇到了哪些难题?
(1)认识连乘
出示:2×3×4=
1、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指名读、齐读板书)
2、观察:这个算式与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
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
师小结:这样的算式叫作连乘算式。(板书:连乘)
3、学生尝试计算:这道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多种说法都是对的,但是习惯上我们可以先算2×3=6再算6×4=
板书演示计算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多指名几人说一说)
(2)认识乘除混合。
小松鼠谢谢小朋友解决了这道难题,可这道题又难住了小动物们。
出示:36÷4×3
1、你们谁来读一读呢?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指着2×3×4=24)这样的算式叫“连乘”,那我们也给这道算式(36÷4×3)起个名字吧!(板书:乘除混合运算)
2、师:分几步算。
生:2步算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
3、观察这两道算式的计算顺序都是怎样计算的?
(连乘、乘除混合运算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试一试。
48÷6÷2=         8×3÷6=
①指着48÷6÷2= 询问学生这是什么算式,你能给他起个名字吗?
②你觉得该怎样算呢?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书上尝试计算,然后汇报计算过程。
指名说,然后同桌互相说后再指名说一说,最后全班说一说,完成板书。
③这两道算式分几步计算的?(2步)
他们的计算顺序也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5、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这四道算式都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练习
小猴子来了,听小松鼠说你们都很聪明,又乐于助人,这是真的吗?那我考一考你们,并回答我的问题。
想想做做1
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比较后发现了什么?
小结:前两道题目就是第三道题目的运算顺序。
(2)我们突破重重难关,终于见到了大象爷爷,大象爷爷也给我们出了几道难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在书上后再集体进行讲评。小火车方式展开。
(3)想想做做3
看来小朋友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学习的真棒,下面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参加“夺红旗比赛”,在比赛之前,大象爷爷给我们提了个要求,让学生在每个等式后面像电脑老师一样画上一个美美的等于号。
(先读一读算式,说出他们的计算过程)
四、课堂总结
今天参加“夺红旗比赛”之前,我们帮助了小松鼠、小猴子,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你收获了哪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