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后正进入“再出发”阶段。个人以为,“再出发”的重要标志当属课程标准修订稿的出台。无论是理念更新,还是内容调整,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出现的若干变化毫无疑问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课程发展、教材调整、教学改革、教师研修中关注的重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后,强调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这是数学教育目标现代演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张天孝)。如何界定新增两个“基本”之一的“基本活动经验”?有专家认为,“意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认识”;也有专家认为,“数学活动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还有人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诸多的说法虽有差异,但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活动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所积累的活动经验。
其实,经验之于教育、之于学习、之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是显然的。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教育是一种生长,生长的具体过程和内在机制可以概括地表述为“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个过程不是一个通过灌输实现的被动过程,而是在个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能动地实现的。金生鈜教授在《理解与教育》中谈及,“课程就是学生经验增长,意义建构和精神发展的基础。课程在进行的过程中,为学生展开了一个丰富的生活世界,学生在其中自由想象、创造、学习、理解、交流、游戏、活动等等。伴随着课程的运行,学生的经验不断得到增长,学生的精神不断地扩展和升华。”哲学博士殷鼎在《理解的命运》中更是将之提升到生命成长的高度:“经验对人生有一种持久的意义,它不仅通过记忆和体验保存下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随着记忆进入人对生活的理解,随时影响各人对人生的认识。”然而,由于经验具有内隐性、个体性,并处在流动之中、变化之中和更新之中,我们似乎总是很难将其“看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尤其是数学活动中的经验,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实践性,这也就让她始终像那“羞答答的玫瑰”,暗香袭来时才吸引人关注她的绽放。
毋庸置疑,基本活动经验这朵“羞答答的玫瑰”在数学课程改革迈入“后课标时代”之际,不应再是“静悄悄地开”,而要开得鲜明,开得热烈,开得奔放,犹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样的“红艳艳”将迎来数学课程改革“再出发”的又一个明媚春天。
学习体会: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以经验为基础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应该从现实经验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构,这一过程既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又是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不断改组与完善。有效的数学学习必定是在新问题情境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成功处理新信息、新问题的活动,并以学生领悟经验、反思经验、改造经验、丰富经验为目的。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数学活动的顺利探究、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学生数学观念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在教学中着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仅对儿童数学学习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也具有超学科的引领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