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认识
张涛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教学过程:
二、认识物体表面面积的含义
1、认识“面”
(1)摸一摸
我们周围许多的物体都有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你能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吗?指名摸。
(师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摸法,张开手掌,认真的慢慢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自己动手摸摸看。)
指名学生摸摸瓷砖的表面(再次明确方法)
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再摸一摸橡皮的面。
说明: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2)比一比
那刚才摸的橡皮的面和课桌面比,哪一个面大,哪一个面小?
看看前面的黑板,想一想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2、初次感受面积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学生齐读
出示课题(板书)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橡皮表面的大小就是橡皮的面积。
师:你能像这样摸着它们的面再说说吗?(6人)
你还能在教室里再找一找一些物体的表面,然后像这样说一说吗?(同桌互说、指名说。)
引导学生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认识平面图形面积的含义
师:这里还有一些平面图形,你认为它们有面积吗?
师:我们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师: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你还能像这样再说说吗?
四、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1、在这些平面图形中,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2、咱们今天一起认识了面积的含义,其实面积的用途相当广泛。比如说国土面积。看!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今天老师从其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湖南四个省份。(多媒体出示)
3、出示“想想做做”第五题
师:你能选择其中的两个图形,比较一下它们面积的大小吗?
(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师:刚才的两组比较我知道你们都能直接看出它们面积的大小,我们把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引导学生比较生活区和办公楼,提问:怎样比较这种面积看上去差不多的图形的大小呢?
4、多媒体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例2),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师:老师想知道除了用直接看的方法,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明确操作要求,小组合作)
交流汇报。
师:我刚才在下面看时,发现很多同学都想到了独特的方法,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跟大家分享下。(实物投影展示)
方法1:重叠
师:同不同意,和他一样的举手。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重叠法。
方法2:数方格
方法3:用纸条量
谈话:其实啊,像这样用完全一样的小方块和小纸条去覆盖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测量法。
小结各种方法的特点。
五、练习反馈,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3题
刚才同学们运用了自己的方法都能比较出一些平面图形的大小,老师还想来考一考大家,看这四个图形(先不出示方格背景),你觉得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呢?想一想:有没有更好办法来比较呢?(数格子,出示方格)自己数一数、再比一比。(集体交流)这个图形你是怎么数的啊?(交流半格的数法)
2、出示三幅图让学生猜测面积大小
师小结: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就会学到它。
3、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今天学习得真棒!咱们的数学课真有意思啊!我们的课本上还给我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
提问:同学们刚才描出来的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那老师想将它涂成红色,涂色的部分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呢?(面积)
周长和面积是好朋友,不过好朋友有时也要分清楚。
六、总结全课:
你们今天学得高兴吗?你有哪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