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课题组沙龙活动
韩银燕
一、数学活动经验的含义:
数学活动
课标(2011版):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课标解读:数学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反思与建构等都是数学活动。
目前,我国有关数学活动经验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比较薄弱,数学活动经验的内涵一直难以界定,至今尚有未达成共识。主要的观点有以
下几种。
1、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
“数学活动经验属于学生主观性数学知识的范畴”,数学知识不仅包括数学事实,也包括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认识,特别是感性认识。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3、数学活动经验是体验,是经历。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感悟。
4、数学活动经验既是知识,也是过程。
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是知识,是学生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和感悟等;从动态上看是过程,是经历。
5、数学活动经验是组合体的整体概念。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
二、数学活动经验的类别
(一)根据所从事的数学活动的不同形式,数学活动的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直接数学活动经验
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例如:24时记时法、百分数的认识)
2、间接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实际情境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经验。(例如: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40÷2、46÷2、52÷2)
3、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
由纯粹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
4、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实际情境、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
(例如“鸡兔同笼”)
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在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从“双基”向多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