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基本活动经验沙龙
王莉娟
1.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
基本活动经验首先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是研究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主要是统计关系),也就是说与数量关系、图形关系、随机关系无关的活动,不是数学活动。其次是“经验”的。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数学经验是数学的感性认识,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的。再次是“活动”的。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的《数学教育学》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那么包括抽象思维、数学证明、数学解题在内的整个数学教学活动都是“数学活动”,这样就过于泛化。我们所说的“数学活动经验”所指的“活动”其特定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探究活动。至于“基本”,《数学》把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活动都冠以“基本”,称作“四基”。
2、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征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特征有四个:
个体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属于个人的,它有明显的学生个性特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
实践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离开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多样性:学习群体针对同一数学对象,尽管学习环境等外部条件相同,但每一个学生仍然会有不同的活动经验。所以。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多样性。
发展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反映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或某一学习阶段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的认识,是感性的、非严格性的,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获得的活动经验会不断变化、不断发展。而且个体的活动经验在群体的“经验交流”中会相互补充。相互充实,丰富、发展个体活动经验。
3、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基本类型
小学数学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是帮助学生能为抽象的数学找到具体形象的原型,增进数学理解。根据从事数学活动的不同模式,数学基本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1)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知识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因此,应设计源于实际生活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数学味”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比如说:购物活动、测量活动等。
(2)间接的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情境,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经验,这类活动的特征是模拟,在假想的模型中进行操作和探索。比如:做一张数位表,取9颗围棋子,让学生在数位表中的个位、十位中摆数。分别用3、4、5……9,这些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而大量存在于数学活动之中,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这些活动设计,就丰富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3)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
由纯粹的数学活动获得经验。这类活动是专门味数学学习而设计的,是具体的形象的数学操作。比如:圆锥体积的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圆柱体积的推导等
4、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教材中的体现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之成为学生形成数学现实,构成数学认识的现实基础,是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数学》教材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编排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2)教材已经设计好了的教学活动;
(3)教材体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重在积累与提升。
应该看到仅仅停留在在感性层面的活动经验是粗浅的,教学时要采取恰当的措施对数学知识、解题思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处理好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问题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化的关系。
5、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形成的基本活动经验有那些?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形成的基本活动经验有操作、观察、实验、猜测、度量、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