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权重
|
评 价 要 点
|
分值
|
得分
|
教学目标
(10分)
|
1、符合新课标理念,基础性目标、教学核心目标、附属性目标合理、明确。
|
5
|
5
|
2、深挖教材,符合要求,切合学生实际。
|
5
|
5
|
教学内容
(15分)
|
1、能驾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
5
|
5
|
2、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
5
|
5
|
3、适当补充相关情境材料,以支持学生的学习,注意本学科和其它领域的适当联系。
|
5
|
4
|
教学活动的设计
︵
35分
︶
|
参与
程度
|
活动积极性高,思维活跃,乐于学习,有强烈的活动欲望;全班学生100%参与数学活动;80%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
5
|
4
|
活动环境
|
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和问题情境。
|
5
|
5
|
活动难度
|
在教师指导下,能自主独立开展操作、实验、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
5
|
5
|
过程
体验
|
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探究活动;体验并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
5
|
5
|
活动
思考
|
积极互动,深入思考;师生、生生之间能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能采纳别人好的建议,做到资源分享。
|
5
|
4
|
活动
效能
|
活动效能高,基本的数学思想得以体现,基本活动经验得以建立。
|
10
|
8
|
教学方法
(15分)
|
1、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5
|
4
|
2、情境创设恰当、有效,活动设计严谨、合理、有探究性。
|
5
|
5
|
3、体现对学生活动经验积累的能力培养,情感的激发。
|
5
|
5
|
教学效果
(10分)
|
1、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会用经验解决类似的练习。
|
5
|
5
|
2、教学“六度”得到一定体现。(六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
5
|
5
|
教师素质
(15分)
|
1、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简练,示范规范,指导得法,板书科学合理。
|
5
|
5
|
2、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具、多媒体和引导学具操作。
|
5
|
5
|
3、善于组织教学,有教学机智、调控能力强。
|
5
|
5
|
简要评语
|
由探究身边的数学书开始,经历观察、摸一摸、动手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由最初直接感受实物面的大小到实物面积的表述再抽象到平面封闭图形面积的理解,通过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平面图形大小的过程,让学生加深对面积的认识。课堂上有丰富的数学活动,学生不断地从活动中获取操作的经验、探索的经验、应用的经验及思考的经验。
|
总得分:94
|
听课教师:唐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