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理论 重在实践
——浅谈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一、数学活动经验的含义
1.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
“数学活动经验属于学生主观性数学知识的范畴”,数学知识不仅包括数学事实,也包括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认识,特别是感性认识。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目标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3.数学活动经验是体验,是经历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之后所留下的直接感受、体验和感悟。
4.数学活动经验既是知识,也是过程
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是知识,是学生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和感悟等;从动态上看是过程,是经历。
二、数学活动经验的特点
1.个体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基于学生个人的,它带有明显的学生个性特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
2.实践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3.多样性。学习群体针对同一数学对象,尽管学习环境等外部条件相同。但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会有不同的活动经验。所以,对学习群体来说,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多样性。对学生个体而言,如果活动方式多样,获得的经验也是多样的。
4.发展性。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反映学生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或某一学习阶段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认识,是感性的、非严格性的,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获得的活动经验会不断变化、不断发展。而且个体的活动经验在群体的“经验交流”中会相互补充、相互充实,丰富、发展个体的活动经验。(例如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认识)
三、数学活动经验的类别
(一)根据所从事的数学活动的不同形式,数学活动的经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直接数学活动经验
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例如:24时记时法、百分数的认识)
2.间接数学活动经验
创设实际情境构建数学模型所获得的经验。(例如: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40÷2 46÷2 52÷2)
3.专门设计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连接下面方格里的数,使它们的和都是20。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4、意境联结性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实际情境、意境的沟通,借助想象体验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本质。(例如“鸡兔同笼”)
(二)根据数学数学活动可以分为思维的操作活动和行为的操作活动,经验可以分为感性经验和逻辑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可分为以下四种。
1、行为操作的经验
来自外显行为操作活动中的感觉、知觉经验,属于直接经验。比如摸一摸长方体面、棱,实验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等。
2、探究的经验
既有外显行为的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是并不完全脱离行为操作的数学活动。例如: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等。
3、思考的经验
在思维操作的活动中不借助外在的实物进行内在思维活动获得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