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过程资料>>课例研究>>文章内容
评析《认识面积》中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戴晓燕      来源:本站原创

 

教学片断:
二、1.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
你能比较出这一组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
预设:(1)师: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不能一下子比较的时候,怎么办呢?生: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较。动画演示(板书:重叠)
(2)看第三组,观察看不出来,重叠一下,也不能确定?这可怎么办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方格纸和长纸条、小正方形还有其他工具,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老师也欣赏你能利用身边其他材料比较大小。下面同桌两人分工合作,先讨论一下采用什么材料作为工具来比一比呢?然后分工合作。
预设:(1)我们小组是采用透明方格纸来研究的。
(2)我们是用长方形纸条来摆一摆。
(3)我们是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的。
老师没有给你们组这么多小正方形,你们怎么办的?
另外一组也用小正方形来铺一铺,不过小正方形同样不够,但是他们却想出了办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了这一组的摆法,你们得到什么启示?
最后教师总结:刚才我们无论用纸条、方格纸还是小方块,其实就相当于给图形画上相同的格子来数一数、比一比。(板书:数格子)会数了吗?接下来请大家试着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面图形,画好后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图形面积大?
 
评析:教师出示2个平面图形,并提出问题:你能比较出这一组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吗?由此学生展开了一系列丰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我认为在这一环节,最能体现本课的精彩,也是本课的高潮之处。
首先,学生的第一反应时运用刚刚学到的观察法去比较,瞬间就否定了不能直接观察而得,于是孩子们会换用重叠法,在尝试后发现依然不妥,在这学习的点上,周老师给了孩子们信心:观察看不出来,重叠一下,也不能确定?这可怎么办呢?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自然进入了新的探索学习中。
让我们来听听老师的引导语: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方格纸和长纸条、小正方形还有其他工具,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老师也欣赏你能利用身边其他材料比较大小。下面同桌两人分工合作,先讨论一下采用什么材料作为工具来比一比呢?然后分工合作。”
这既是老师的引导,亦是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进行了操作、交流、合作、探索、思维、分享、反思等数学活动,完成了对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特别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想到了更优化的比较策略:沿着这2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摆一摆小正方形,用沿着长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乘沿着宽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就能得到一共用了几个小正方形。从而很快比较出了2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本环节教学是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总之,学生生活经验是丰富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关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再加工、再设计,充分地调动和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促其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但能够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而且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戴晓燕
2015、5、2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