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过程资料>>课例研究>>文章内容
《认识面积》片段评析
发布日期:2015年05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顾洁      来源:本站原创

 

《认识面积》片段评析
横山桥中心小学   顾洁
片段:
一、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
1、认识物体的表面。
1)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从研究数学书开始。
让我们捧起数学书,仔细的摸一下数学书的封面,感受到了吗?
2)再仔细观察一下黑板的表面。能感受到它的大小吗?
3)摸一摸课桌的表面。感受它的大小。再看一看教室的地面,感受教室地面的大小。
4)我们刚才观察了数学书的封面、黑板的表面,课桌的面,教室的地面,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表面,出示电视机屏幕的面、乒乓球台的桌面、水立方的顶面、水平如镜的湖面。
2、认识面积
1)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可以说成是物体表面的面积;(板书:大小,面积)
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那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桌面的大小是……教室地面的大小指什么呢?手掌面的大小又指什么呢?
2)看到这两个手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说说谁的手掌面的面积大)
3)比较了手掌面的面积,你能比较出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吗?
3、理解平面图形的大小是面积的定义。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我们感受到了物体表面的面积的大小。如果是闭着眼睛摸一摸,你还能感受到面积的大小吗?我们请一位同学代表全班上来摸哪个面积大?
如果把刚才他摸到的这个面,画到黑板上就变成了一个封闭的平面图形。认识这个平面图形吗?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板书:大小)。长方形的大小,也可以说成是长方形的面积。你有办法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同意吗?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水彩笔表示出它们的面积。
请大家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评析:
认识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本节课的第一环节“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中,学生经历了一下几项数学活动。
1.“摸一摸”:这节课周老师首先让学生“摸一摸”,感受到物体存在面,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这个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2.“说一说”:引出面积的概念后,周老师组织学生说一说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面的面积;桌面的面积,教室地面的面积,手掌面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初步懂得面积的含义。
3.“比一比”:说一说之后,周老师让学生比一比手掌面的大小,比一比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从而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面积的含义。通过这个环节拓宽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的具体操作后,周老师引出了平面图形,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类化,体会到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具体内容的概括。
4.“画一画”:周老师让学生在练习纸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水彩笔表示出平面图形的面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面积之后,通过画一画这一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面积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进一步认识了面积的意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