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学习资料>>文章内容
6月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珍      来源:本站原创

 

经历与经验
蒋珍
一、经验在经历中获得
既然我们谈的是“经验”的积累,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经验”的解释:“经验”有两种词性,作为名词,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作为动词,指经历,体验。而在近代强调“经验”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的首推人物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这里的经验,包括了经验事物(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和经验的过程(经历、体验,是一种缄默知识)两重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经验”是以静态与动态两种状态存在着,在实际教学中,这两种状态又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有经历,不一定有经验,没有经历,一定没有经验。
二、经验在过程中形成
那么,有了“经历”是不是一定能形成“经验”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在教学中,就不同的个体而言,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和个体的感觉基础之上的,而学生个体之间感悟数学的水平差异较大,因而,学生之间的数学活动经验有较大的差异,所以说,数学活动经验是个性化的。但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数学活动经验是很多学生在经历了同一个数学活动之后形成的,所以它也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适性。
美国学者科尔比认为:经验获得至少要经过: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实践这四个阶段,并在这四个阶段的循环过程完成。《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也就是说,经验的获得是需要“领悟”与“转化”的。经验的积累就是在不断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创造、领悟与转化。而学生的活动经验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经历的活动中积淀、丰富。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就是如何思考的经验,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也就是最终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积累、逐步掌握方法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的要求,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观察、加强分析、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总之,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有效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和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逐步积累。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学生就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