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学习资料>>文章内容
10月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15年11月0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莉娟      来源:本站原创

 

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往传统课堂上,教师就像演员,教学中不停地讲解、分析,生怕学生没听懂、学不会。学生就像观众,他们作为接受者很难主动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中去。被动接受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只掌握皮毛,不能深入理解,更不用说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传统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却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角色的转化。在转变过程中,教师由原来的包办代替转变成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数学逻辑、探索数字奥秘、思考数学难题、交流数学应用。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重视数学实践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和探索,通过各种动手活动,灵活、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数学,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如在认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时我就设计了下列的动手活动:1.拿出你的长方形,可以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发现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2.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测,我们怎样能确定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呢?左右两条边呢?学生通过量一量、折一折??很快发现长方形的对边长度是相等的。  二、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看起来很抽象,但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的例子却比比皆是。  1.创设与现实生活情境贴近的教学情境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前,我认为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换钱、购物活动,就象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一样。于是这节课上我多处创设了换钱、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如“小红要买一个1元钱的卷笔刀,可她手里都是角币,有几个1角的、几个2角的、还有几个5角的,她该怎样付钱呢?谁能帮帮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2 个5 角, 还有的付10 个一角, 也有说付5 个2角等等。又如根据购物要求“只购两种商品,使结果是整元数,应购哪两种?有几种购法?”,在开放的生动的现实情境运用中, 学生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并发展了思维。  2、运用核心问题,发展数学活动经验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先展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卡片,然后抛出一系列问题: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不知道它的面积如何计算,能不能把它转换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呢?可以转换成什么图形?2.转换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和高分别与转换后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3.我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开展小组探究活动,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经历着数学思考,使数学活动经验得到发展。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源于师生的互动实践,来源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应当以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来带动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让数学课堂从形式走向实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