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学习资料>>文章内容
11月心得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王莉娟      来源:本站原创

 

著名数学教育 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又是通过阅读来实现。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 思维能力,因为数学语言具有严密性、抽象性的特点。数学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引导其从已有知识出发去认识新知识。 
  如在学生认识了“射线”的基础上,布置给学生这样一个任务:“我们认识了‘射线’,知道‘一条线段,向它的一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射线’,那么‘一条线段,向它的两端无限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什么呢?它有哪些特征?可以怎样表示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大家阅读关于‘直线’的有关知识。”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已有的阅读经验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学生将会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主动去体会、发现所读内容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从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解决问题—从“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义务
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素材,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把课堂上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例如,学了“长度”等知识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黑板的长和宽,量一量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某些家具的长和宽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在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总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作为一种隐性的数学知识来源于数学学习活动,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形成于学生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把数学活动经验“教”给学生,但可以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使其在亲身经历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体验中不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