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践研讨活动课
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这是第一次出现“七巧板”,大部分学生对此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本节课在介绍和初步认识“七巧板”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拼图兴趣和体会图形的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拼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它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对七巧板中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在平时的生活、游戏中,学生已经对七巧板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所教学的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虽具有活泼、好动等可爱的一面,可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很短。不过他们好奇心强、富于幻想,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这节课就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从具体形象入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以激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并多采用鼓励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保持一种旺盛的意志,乐此不疲,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在活动环节上,把原先的“帮学生确定用哪两块图形拼的方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改为“让学生任意选择两块图形拼搭的方法”,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然后从简单到复杂,放手让学生尝试两块、三块的拼塔,再是四块、五块、六块的拼搭,然后是七块的拼搭。最后让学生用一副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在拼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让他们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整节课都充满了童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想象练习为入手,让学生通过拼搭,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