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利用课外活动落实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应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课后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可要求学生设计自己小卧室装修的费用问题。让他们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摸索,预算卧室装修费用必须知道哪些数据,经过哪些步骤。通过个人摸索、生生合作、教师指导,学生懂得预算装修费用需要经过四个步骤:①先测量相关数据;②估算出房屋装修面积;③摸清装修材料价格;④运用“单价×面积=总价”的数量关系式预算装修费用。只有让学生多做有创意的实践作业,多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强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使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学生心目中大大缩短。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调查活动,数学调查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把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调查就是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的多种形式对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某一问题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了解和分析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社会价值,还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使知识得到升华。组织小学生开展数学调查,要恰当地布置任务,设计科学的调查记录表,对调查的方式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在中、高年级开展家庭收入和住房面积调查活动,同学们利用走访、调查等方式得到数据,计算出结果,填好表格,并通过此活动写出调查报告。
总之,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能提供充分展开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