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亲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背景:学者史宁中曾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智慧并不完全依赖知识的多少,而依赖知识的运用、依赖经验,教师只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磨炼。”可见,活动是经验的源泉,不亲历实践活动就根本谈不上经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对于孩子们来讲,动手做始终是他们最欢迎的学习形式,只有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积累的数学经验,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因此,数学教学应强调“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来体验、理解数学的内容、思想与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在实践中获得活动经验。
描述:
师:请大家拿出2号学具袋中最小的正方形,动手量一量他的边长是多少?
生测量 1厘米
师:(出示、课件)像这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贴)
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位新朋友,仔细看,用心记,把1平方厘米印在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师:好,现在就画一个1平方厘米,但不能用格尺,也不能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
学生画
师:同桌之间互相检验,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我的同桌画的太小了,再大一点就好了、、、、、、
师:谁画的比较接近1平方厘米,请举手。
师:这就是数学美!画的不准的同学再画一次,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有进步的。
生:老师,我画的正好……
师:很激动,是吗?这就是数学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乐趣!
师:你能在身边找一找1平方厘米吗?
生:大拇指甲的面积、纽扣面的面积……
分析:这是在认识1平方厘米时设计的数学活动,这一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感悟数学,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个过程中的测量、徒手画、同桌评价、在身边找,这就是一个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过程,一个帮助学生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经验,建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离开了活动过程,这个实践过程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往往就是靠这样的同伴自己动手实践、同伴分享、观察思考悟出新知,知识的获得不是靠老师教,而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的。
刘红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