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学习资料>>文章内容
12月心得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2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蔡晓娟      来源:本站原创

 

一、充分发掘“做数学”的价值,把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经验
 
在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有时候,我们往往把“做数学”狭义地理解为仅仅“动手操作”,只注重做的形式,缺乏对“做”的实质的理解,所以常常造成表面热闹、实质无效或低效等状况。
 
其实,让学生动手“做”数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仅停留于感性经验的层面上,不能在感性认识中揭示、获取理性的经验,那么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就无法摆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束缚,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训练与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比较,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让学生获取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的数学概念。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二、关注产生负面影响的生活经验,把失利经验提升为有利经验
 
课堂教学是师生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学生的失利经验反映了学生的认知困惑,应成为教学的着力点。如果教学漠视学生的失利经验,机械套搬教学预设,就会使教师的“教”背离学生的“学”,难以收到教学的和谐共振效应。
 
让学生在失利中长进,更能生成精彩的教学。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失利经验,因势利导地把它提升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并调整教学策略加以施教,让学生真正学习自己需要的数学。
 
比如,生活中对角的概念经验,就会对平角、周角的概念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这一类的生活经验我们也必须正视,因为经验无论是正确的、错误的,它往往都是根深蒂固的,想强制性地加以取代必然会影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应当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
 
三、要注重体现活动经验的数学本质
 
数学活动有别于日常生活动,也有别于音乐、体育等专门的艺术活动,它是具有明确数学目标的、并有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学习活动的结果。就拿折纸来说吧,学生在美术课上可以折纸,那是为了创造美,欣赏美;生活中也需要折纸,那是因为生活的某种特定需要;数学上也常常需要折纸,但数学上的折纸有要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从折纸中感受图形的大小,图形的对称,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全等等。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不是数学本质的活动。例如:《确定位置》,我曾看到公开课上丰富生动的情境导入:电影院里找座位,同学们手拿电影票,在教室里模拟表演找自已的座位,课堂气氛煞是“热烈”,但这种活动不具有数学本质的活动,它仍就停留在生活经验的水平。本节课数学本质的要求是坐标原点的选定与坐标轴的架设,它不能脱离用坐标系的“模型”来表示数学对象。只有设计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具有数学本质的,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才能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经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