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面向生活 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丰富学生学习活动的经验。
一、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应用价值
1、挖掘教材内容自身的魅力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淡薄,其中有一个原因是课堂教学内容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现行新教材的内容则有了很大的改变,渗透了教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特别是“用数学、统计、找规律、生活中的数、数学乐园”等内容都是从实际出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实际的应用。
2、从生活实际中捕捉素材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学习内容。如教学“数数”时,可以让学生数一数自己周围物体的数量,有几个同学、几本书、几支笔、几块橡皮、几盏日光灯、几张课桌、几条凳子,回家也可以数数自己家里的具体事物。又如:认识“方向和位置”后,在教室中辨认方位或在校园中辨认方位等。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感受数学的价值。
3、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实际情境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加减混合运算时,就可以采用“公共汽车上下车的这个问题引入,通过汽车到站后下车几人,上车几人,现在车上有几人呢?”产生问题,从而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将日常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具体问题中学习的本领,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养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好习惯,并学会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2)创设模拟的现实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在模拟现实情境中体悟数学。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模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使学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为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另外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从教学手段看,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如“购物”数学活动实践一课,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在超市购物现实情境,在售货员、顾客角色中,不仅认识了元、分、角,还体悟到数学中的整数、小数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应用意识
1、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生活
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尽可能让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生活的眼睛。如在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例在你的平常生活中碰到过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提出了好多问题。如“妈妈给我买了5个苹果,爸爸又给我买了4个苹果,我一共有几个苹果?”“我有红铅笔6支,黄铅笔3支,一共有几支铅笔?”“奶奶做肉团,先做了6个,后来又做了5个,你知道我奶奶一共做了多少个吗?”等等。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从买东西、玩游戏、放学路上见到的事,家庭里的情况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数学,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的意识,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养成有意识的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的良好态度。
2、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师必须树立大课堂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使数学课堂教学向前后延伸、向课外拓展,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教学“统计”后,我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调查统计身边的事。有的统计马路上的汽车;有的统计天气情况;有的统计同学们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有的统计哪个小朋友得到的小红花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统计这个内容的重要性,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了想知道的问题。
三、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
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深刻地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学习“第几”后,让学生排队,说说从前往后数,你排在第几个,从后往前又是第几个,这一排一共有几个;学习“用数学”后设计练习,出示三种玩具:洋娃娃4元,玩具汽车3元,玩具手枪2元,允许你买其中的两个,你要用多少钱?老师带了8元钱,只买一样玩具,还剩多少钱?这样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的培养。
总之,只有我们坚持数学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而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鲜活、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习心得: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一节课,应有长远的眼光,立足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能技巧,有什么好的经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同时,越是复杂的数学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情感意志相伴,这种体验性成分也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