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过程资料>>课例研究>>文章内容
乘法分配律(戴晓燕)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戴晓燕      来源:本站原创

 

 
乘法分配律
 
2
新授课
主备人
戴晓燕
复备人
 
 
 
1、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探索乘法分配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2、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表述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2、揭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索乘法的运算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题5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
2、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2)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师参与个别小组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然后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汇报预测:
解法一:先算出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
6+4)×24
=10×24
=240(根)
解法二:先算出四、五年级各领多少根跳绳。
 6×24+4×24
=144+96
=240(根)
4、观察比较。
1)谈话:上面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它们计算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这两个算式连起来?
板书:(6+4)×24=24+4×24
2)谈话: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等号左边先算6加4的和,再算10个24是多少;等号右边先算6个24与4个24各是多少,再求和。
5、探索规律。
1)提出假设:是否任意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都会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呢?
2)举例验证。
让学生独立举例验证,验证后把自己举的例子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交流所举例子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3)总结规律。
引导:仔细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交流后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教师指出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6、用字母表示。
提问: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怎样写呢?
a+b)×c=a×c+b×c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算式,通过改写准确把握乘法分配律。其中有顺向的改写,也有逆向的改写。学生在逆向改写时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在组织练习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呈现了学生初学乘法分配律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如40×50+50×90与40×(50+90)让学生辨析,从而进一步明晰概念。还选择了比较特殊的情况,如74×(20+1)与74×20+74,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而不是形式上理解乘法分配律。
3、完成教材第65-66页“练习十”第6、7题。
6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进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优越性。
7题,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用乘法分配律沟通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既能加强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又能加强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补充与修改:
 
 
补充: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跟加法结合律、结合律有什么不同?
 
 
 
 
 
 
 
 
 
 
 
 
 
 
 
 
 
 
 
 
 
 
 
 
 
 
 
 
 
 
 
 
 
 
 
 
 
 
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联系?
 
 
 
 
 
 
 
 
 
 
 
 
 
 
 
 
 
 
 
 
 
把字母表示分配律的式子写在所举例子的上面。
 
 
 
 
 
 
 
 
 
 
 
 
 
 
 
 
 
 
小结:第一种方法用长方形的长乘2加上宽乘2,也就是2条长和2条宽相加求得周长。第二种方法是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把和乘2求出了周长。其实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就是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
施教日期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结果不变。
a+b)×c=a×c+b×c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