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小学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
  
除法的验算 06-20
立足估算,丰富数感 06-20
《除法的验算》课例分析 06-20
学习心得2 06-20
学习心得1 06-20
学习心得2 06-01
学习心得1 06-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05-27
新课程下的有效数学活动的几点… 05-27
有序的探究经验,完善认知系… 05-24
借助潜在的生活经验,突破认知… 05-24
活用学具,让经验在数学课堂… 05-24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区级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研究>>学习资料>>文章内容
6月学习心得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蒋珍      来源:本站原创

 

 
6月学习心得
探究数学本质,积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数学本质,积累小学数学活动经验,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小学阶段是形成数学思维的最佳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能力方面都得到发展。
  1.创设语言环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教师应该创设语言环境,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进行充分的听说训练。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质疑,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推敲,进而使学生把握问题实质,克服思维惰性,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2.创设交流情境。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课堂任务的达成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情感的沟通,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去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帮助教师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创设思维情境。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定的思维情境,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并且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多方面的思考,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活力,拓展小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4.创设生活情境。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是落后的、被动的、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的理念。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创设生活情境,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及自己操作去领悟数学概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定理、公式的综合应用,进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数学实际思考的能力。
 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数学不仅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科学性的艺术,教师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应该更新观念,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最终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