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周老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本节课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周老师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在该课开始,周老师出示了几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另外,新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本节课周老师注重细节,我充分体会到了细节看似信手拈来,而实质上匠心独运。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如果多预设一些细节,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就会多预约一些精彩。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这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本节课在处理单位换算时也存在亮点,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老师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你会付一元钱吗?”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随着课件1角1角的出示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1元=10角,那1角等于多少分呢?板书:1元=10角,10角等于多少?(1元)(学生顺读、反读)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这个环节处理细致,较好地突破了难点。
|